富裕国家的儿童福利状况并非尽如人意(7:28)

富裕国家的儿童福利状况并非尽如人意(7:28)

下载

提到发达国家的儿童,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或许是一张张营养充足、发展全面、快乐活泼的孩子的笑脸。的确,平均而言,发达国家儿童的福利要远远优于贫穷国家的儿童。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发达国家儿童的生活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并非国家越富有,儿童的生存状态越好。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黄莉玲的报道。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研究办公室发布的《富裕国家儿童福利报告》(Report Card 11: Child Well-being in Rich Countries)调查了全世界29个富裕国家的儿童状况,并用图表的形式呈现了本世纪前十年这些国家在确保儿童福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报告的作者彼得•亚当森(Peter Adamson)已连续多年撰写儿童福利系列报告。

亚当森:“在所有社会中,儿童都是最脆弱的成员,儿童的福利应被置于最重要的地位。如果一个社会忽略儿童,让儿童遭受贫困,对他们不闻不问,这种忽视会在儿童未来的生活中导致一连串的负面后果,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教育成就往往低下,就业率低,收入水平低,对社会福利的依赖度高,还常常伴有酗酒、吸毒、青少年怀孕和犯罪等问题。”

《富裕国家儿童福利报告》使用五大领域的26项指标展开比较,是对富裕国家儿童生活状况进行的最全面的统计分析。报告涵盖的五个领域分别是物质福利、健康与安全、教育、行为与风险及住房与环境。

亚当森:“我们认为进行国际比较对促进儿童的福利至关重要。国际对比不仅显示了一个国家做得好的和不好的方面,还显示了在现实中一个国家所能够实现的较高的儿童福利水平,因为有的国家已经达到了这种水平。各国高低不同的表现说明了不同的政策是可以改变儿童福利的。”

《富裕国家儿童福利报告》显示,荷兰和三个北欧国家——芬兰、冰岛、挪威 —— 再次位列儿童福利表的前几名,而四个南欧国家 —— 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 —— 则排名偏低。排名最低的四个国家是美国、立陶宛、拉托维亚和罗马尼亚。

亚当森:“有很明显的迹象表明,东欧国家已开始缩小同其它发达国家的差距。另一个令人鼓舞的特点是,在国家的财富同儿童的福利中间没有很强的联系。我们发现捷克的儿童福利高于奥地利,斯洛文尼亚高于加拿大,葡萄牙则高于美国。因此,这不仅是财富的问题,更重要是政策和重视程度的问题。”

贫困对儿童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报告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富裕国家的儿童贫困问题,一个是相对贫困率,即有多少儿童生活在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家庭中,另一个是贫困差距,这个指标考查的是贫困儿童的生活在多大程度上低于平均水平。

亚当森: “在西班牙和美国,有20%的儿童生活处于相对贫困之中,他们的平均生活水平低于相对贫困线40%。因此,这两个国家不仅有很多儿童低于贫困线,而且是大大低于贫困线。在荷兰,相对贫困儿童只有大约8%,而且贫困儿童仅低于平均生活水平16%左右。比较这两项数据,就能够非常清楚地展示儿童的贫困状况。”

报告显示,在二十一世纪头十年中,在所有29个富裕囯家,婴幼儿死亡率、儿童吸烟率、儿童吸食大麻的比例、青少年怀孕率、具有打架斗殴和欺凌行为的儿童比例都在下降。例如,在这些国家接受调查的11岁、13岁和15岁儿童中只有8%的儿童表示每周至少吸一次烟;只有15%的儿童表示至今至少喝醉过两次;大约三分之二的儿童从来没有欺负过别人或打过架;99%的女孩未在15至19岁之间怀孕。

报告同时指出,富裕囯家儿童的体育锻炼水平过低,只有爱尔兰和美国两个国家才有超过25%的儿童表示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

亚当森:“这份报告还首次衡量了儿童所处的各种人际关系的质量。三分之二的儿童认为他们的同学对自己是有帮助的,80%的孩子认为同母亲交流是容易的,认为同父亲交流容易的孩子少一些,约为65%。在儿童人际关系的对比中,同样有一些国家明显好于其它国家。”

报告考察的时段是二十一世纪头十年,这十年的后期出现了全球经济危机。对于一个10岁大的儿童来说,美国的次贷危机、希腊的财政救援计划、西班牙的债务和欧元区的混乱听起来仅是一些空洞的概念,但公共支出削减及财政紧缩政策却真真实实地让贫困儿童和家庭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亚当森表示,很难说目前的金融危机究竟有多严重,还要持续多长时间,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危机的后果将在几年后显现。尽可能在危机期间实行保护儿童和青年权利的政策,就如同应对危机本身一样重要。

亚当森:“我们研究的大部分国家在过去三、四年中都经历了经济风暴。很明显,许多这些国家的失业率上升、工资下降,最严重的是政府削减服务开支,而贫穷家庭非常依赖这些服务。这对数以百万计的儿童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儿基会一直在强调,不论出现经济困难也好,还是经济危机也好,国家总是有迫切的经济问题需要解决,但没有什么比保护儿童正在成长的身体和头脑更重要。这对儿童的今天很重要,对社会的明天一样重要。”

黄莉玲,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