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中国经济,展望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总部聆听“中国故事”(10:24)

把脉中国经济,展望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总部聆听“中国故事”(10:24)

下载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但与此同时也涌现出能耗增长、环境污染、社会贫富不均等一系列挑战。4月16日,非政府组织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中国故事:可持续发展及管治论坛”,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事业之父”的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等多位嘉宾出席,深入讨论了中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苑星普的报道。

今年3月,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诞生,并开始公布一系列新的发展政策和管治方针,再一次让世界将目光聚焦中国,关注这个几十年间实现举世瞩目增长的发展中大国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动态。

4月16日,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第67届联大主席办公室、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等多方支持下,在香港注册的民间智库机构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举办题为“中国故事:可持续发展及管治论坛”的专场会议,邀请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姚枝仲、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等多位嘉宾出席,回顾中国的发展之路,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并深入探讨未来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应邀出席论坛开幕式的联大主席耶雷米奇曾几次到访中国,不久前刚刚参加过在中国海南岛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他指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对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耶雷米奇:“(英语)几个星期以前,我有幸获得了在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讲话的殊荣。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他提到的一个要点就是国与国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对方作为平等主权国家的重要性,并强调和平与发展的密切联系,这也正是一天前联大举行的‘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主题辩论得出的一个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今天的会议与联大的主题辩论结合得非常紧密。我们昨天讨论了在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背景下,如何调动国际社会的力量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问题。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国际社会成员,是世界历史、文化与文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联大会员国中较为灵活和积极的一员,我认为今天的活动在时机上非常合适,对许多人来说都将具有教育意义。”

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在会上指出,中国是一个具有城市和农村二元经济结构、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大国。尽管从1978年至今取得了迅速的增长,但根据以往的实践和最近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中国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从依靠对外贸易转向依靠国内消费,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从外生动力转向内生动力,还要谨慎地处理好法治和人治、效率和公平、集权和分权以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成思危:“(英语)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应当是互相配合的。这个配合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度的把握。所以18大报告里提得很明确,就是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的看法,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也就是说市场能够管的事情政府不要去管,特别是一个价值规律、一个供求规律、一个竞争规律,这是要尊重的,补贴和限价都只能是权宜之计,解决不了问题。我们要尊重市场的价格信号,而不能靠官员主观想象它的供求关系。再一个我们应当鼓励竞争,因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有进步,才能最后使消费者受益。这是更加尊重市场的三个基本规律,但从另一个方面,政府应该管它应该管的事……现在我们要适当减少政府的干预,但是并不等于说政府就没有用,政府这只手和市场这只手始终都是重要的,这两只手要配合起来,可以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如果政府硬要跟市场对着干,最后的结果是市场丧失了效率,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受到影响。”

演讲嘉宾姚枝仲认为,中国经济目前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例如,国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差距在拉大, 劳动成本在增加;市场在发展的同时,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同时,耕地被侵蚀、环境被污染;此外,还存在着社会公平方面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是中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面临的最重要挑战。

姚枝仲:“(英语)中国的农村人口进城,并不能享受城里人的一些社会福利,比如小孩上学的问题,医疗保障的问题。这些在目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但是要覆盖这些社会保障支出和公共福利,需要投入大量的财政资源,一个初步的估算,中国需要40亿人民币,也就是相当于今天GDP的80%,来实现整个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对中国未来的财政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还有中国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差就会拉大,这是国际经验,不足为奇,但中国的问题在于, 我们的税收体制在调节收入分配上的功能还比较弱,我们还有一些灰色收入的问题,一些国有垄断部门高收入的问题,造成中国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这是中国当前特别需要解决的。还有已经提到的中国的环境问题,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需要更加清洁的空气,更加干净的饮用水,这对中国政府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挑战,必然要牺牲一些经济增长,来维持环境的可持续性。”

演讲嘉宾曲星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年均9.5%的速度连续增长了35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发展的关键在于找到了适合自己国情的制度。当前面对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发展让环境付出代价、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增多、部分领域腐败现象高发等诸多挑战,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确定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建设可持续发展大业的基本思路,其中政治建设的要点是强化权力制约但坚持中国特色。

曲星:“(英语)一谈到政治建设,在欧美常常容易产生一个误区,就是判断中国是不是在进行政治改革,就是判断中国的制度和欧美的制度距离是不是在缩小,其实这应该是一个误区。中国并不否认西方那种民主给西方社会带来的成就,中国也愿意学习其中的某些方面,但是不是说这个标准就一定适合世界上各类国家,对此中国保留自己的看法。坦率地说,对于二十年前发生在前苏联和东欧的变化,中国有自己的看法,对于十年前发生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变化,两年前发生在利比亚,以及现在正在发生在叙利亚的变化,是不是就创造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局势,中国人有自己的看法。当然,这并不妨碍中国跟变化以后的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实际上中国也和他们建立了良好关系,不论这个国家的人民选择了什么制度,中国和他们建立良好关系没问题,但是涉及到中国自己怎么走,中国人有自己的选择,心中有数。”

论坛主持人、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援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久前提出的“中国梦”概念时指出,今天的中国梦,包含了中国务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梦想,在向着梦想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苑星普,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