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活力源于何处?——“世贸组织论坛”专家一席谈(7:04)

亚洲经济活力源于何处?——“世贸组织论坛”专家一席谈(7:04)

下载

亚洲是近三分之二世界人口的居住地,亚洲各国的经济占世界总产出的四分之一以上,其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30%。那么,亚洲的活力源于何处?亚洲的发展模式是否能够被其他地区所借鉴呢?来自亚洲开发银行以及世贸组织的两名资深人士在“世贸组织论坛”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肖凡的报道。

亚洲自上个世纪60、70年代起经历了高速发展,以日本为首的“东亚四小龙”率先步入发达经济体的行列,随后,中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以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亚洲的发展为什么如此迅猛,亚洲模式究竟是以什么为基础呢?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院长兼首席执行官河合正弘(Masahiro Kawai)认为,亚洲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资本货物和中间投入的进口、多国公司经营所需的国内社会基础设施等辅助性基础设施的到位等一系列因素所产生的一种复合效应。

河合正弘:“(英文)亚洲经济发展和增长活力的背后有着很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亚洲经济的外向型贸易政策。由于北美和欧洲经济的健康发展,全球经济呈持续增长之势,亚洲经济体得以制造欧美市场所需的产品。在这么做的同时,许多亚洲国家开始将外国直接投资引入其经济,这些外国公司从而开始制造以北美和欧洲市场为目标的产品,这些境外多国公司需要从本国进口资本货物,并为生产终极产品引进中间投入,而这些中间投入则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台北以及一些发达东盟经济体;另一方面,这些多国公司也采用所在国的产品作为原材料,因此,它们对所在制造国的制造行业、劳动就业、基础设施服务、物流服务、训练有素的工人等种种需求使得亚洲的经济非常活跃。”

河合正弘指出,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在内的一些东盟国家,借鉴日本等国的发展模式开始了外向型的工业化进程,而中国更是通过进口资本货物、中间投入,生产终极产品而发挥了作为世界工厂的重要作用。

新加坡常驻世贸组织代表郭福成(Kwok Fook Seng)表示,亚洲国家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一个经过精心计划并将构想付诸实践的过程。东盟国家过去15至20年中的经验表明,制定给投资者带来信心的具有稳定性的发展框架并逐步付诸实施至关重要。

郭福成:“(英文)如果给你一个具体的实例,比如在世贸组织进行的有关贸易便利化的谈判,东盟在过去15至20年中一直在致力于这一工作,尽管东盟国家尚未就此推出一整套条例,但我们一直致力于力所能及的工作,并且都认为这将使我们共同受益。因此,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追求一个目标,并从力所能及之处着手,这种做法给投资者带来信心,使可能性成为现实,如果我们拥有一个路线图或计划,就会带来帮助我们取得所需增长的来自外国投资者的不断增加的支持。”

那么,亚洲模式是否可以被其他国家和地区借鉴并复制?抑或只是一种区域性的独特现象呢?

郭福成:“(英文)我认为,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还没有足够的了解。我认为亚洲的历程有两个积极的方面,一是私营部门驱动,与由政府建立新生工业并对其加以保护,使其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将其释放到市场的做法相反,亚洲经验是由政府提供有利的环境以及发展框架,支持投资者从事这一工作, 这种引入多国公司的做法比前者更为经久持续。因为与政府相比,外国投资者不仅更为有效,他们还拥有全球供应链和更为强大的管理方式。此外,目前的多国公司已为投资于教育做好准备。为建立人力资本,他们致力于发现并投资于人才,以降低成本。而这一实践又将我们带回到提高亚洲人民生活水准的初衷,因为这样才能拉动内需、提高购买力并在其他地区消费市场不断走低的情况下增强市场活力。”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院长兼首席执行官河合正弘认为,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着自身的成功模式,从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日本,以及之后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经济体,无一不遵循了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实现国内贸易体制自由化、为私营部门提供有利环境的发展模式,因此,对亚洲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亚洲模式”,理当可为非洲、拉美以及南亚国家所借鉴。

河合正弘指出,人们对亚洲国家政府过多介入私营部门的经济活动时有非议,而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政府干预和私营部门的自由经营活动中寻找到一种正确的平衡。

河合正弘:“(英文)亚洲国家在过去20年左右的时间里找到了正确的平衡,即通过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交流,政府负责为私营部门创造良好的环境,假如私营部门发现不利于其健康经营的因素,他们可以跟政府进行沟通,共同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和包容性发展。以往,亚洲国家在向北美和欧洲国家出口其产品方面取得了成功,但现在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欧美国家增长放缓,亚洲国家必须开发终极产品的自身市场,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如果亚洲国家做不到这一点,就可能失去其经济的活力,而开创一个包容性的自身市场是实现所谓的‘一个亚洲人的世纪’的唯一方式。”

肖凡,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