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长科特迪瓦问题特使皮埃尔•肖里对这个曾经繁荣富庶、拥有“象牙海岸”美誉的国家的政治僵局感到遗憾。
Pierre Schori:“The UNDP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Cote d’voire used to be the economic engine of the region……科特迪瓦曾经是西非的经济动脉,但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科特迪瓦已经在177个国家中下降到第163位,44%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之下,青年失业率奇高,艾滋病蔓延,社会服务体系崩溃。”
科特迪瓦60年代从法国获得独立后长期都是西非的经济动脉,该国的可可产量占全球的40%,石油产业也很强大。因此,科特迪瓦的和平事关整个非洲的稳定与繁荣。
Pierre Schori:“You have had two African summits before Security Council meeting now……在安理会这次会议之前非洲举行了两次峰会,科特迪瓦总统和总理都参加了,这两次会议都产生了共识,并且得到了非洲联盟和西非经济共同体的支持。安理会在如此强有力的基础上讨论科特迪瓦问题会比较容易一些。”
科特迪瓦总统巴博2000年在动乱中上台,过渡政府总理班尼由国际调解人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和南非总统姆贝基推荐,2005年底上任。过渡政府仅控制了该国南部,反叛武装控制了穆斯林聚居的北部。
秘书长科特迪瓦选举事务高级代表皮埃尔•斯托德曼解释了选举难以举行的原因。
Gerard Stoudmann:“There has been no agreement Ivorian leaders on how to conduct the registration……科特迪瓦领导人之间对如何进行选民登记没有达成一致,但他们曾在今年2月有一个协议,就是选民登记与身份验证同时进行,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因为在科特迪瓦有许多人没有身份证件,这两项工作同时进行将能够提供一个新的选民名单。”
皮埃尔•斯托德曼说,选举难以举行是一个意愿的问题,技术上来说是可行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利比里亚都举行了选举,塞拉利昂也即将举行选举,科特迪瓦的基础设施要比这些国家好得多,完全有能力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举行选举。
Gerard Stoudmann:“You have a status quo which is very much to the advantage of some players……维持现状对有些人来说很有好处,在北部,地区指挥官变成了军阀,他们行事好像13世纪的封建主,根本没有兴趣让社会重返正常,这些人需要被说服接受大选和法治;另外还有一些人从乱世中获利,缺乏法治为各种各样的生意打开了大门,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八月会发生阿比让有毒废料倾倒事件,在2002年之前的科特迪瓦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