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及社会委员会刚刚发布的《2006亚太经济社会调查》报告显示,去年亚太经济增长率达6.6%,稍低于前年的7.4%;考虑到去年油价大幅攀升而且不稳定,同时禽流感对相关产业造成巨大影响,取得这一经济增长率可以说成绩非凡。
这已是亚太经社会连续第50年发表区域经济社会调查报告,这份报告也是每年亚太经社会举行年会时讨论的基础性文件。今年的亚太经社会年会将于4月6日至12日在雅加达举行,年会主席、哈萨克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卡齐哈诺夫在纽约的发布仪式上详细介绍的亚太2005年的经济动态。
Kazykhanov:“The east and northeast Asia achieved an impressive average economic growth……2005年东亚和东北亚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中国以9.5%的增长率领先;日本经济复苏速度加快,这主要得益于私人消费增加,以及成功的结构调整和银行改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强劲的出口被疲软的国内需求抵消,经济增长放缓;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仍然是两国经济的主要助推力;大多数太平洋岛国由于旅游业增长和和农业多样化发展,经济有所增长;北亚和中亚的外贸和投资增加,尤其是向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出售能源拉动了经济的中长期增长。 ”
《亚太经济社会调查》显示,2005年区域内大部分国家对油价上涨的应对较好,但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却受到了不利影响;同时禽流感仍在扩散,有大规模爆发的可能,对此亚太经社会已经采取了应对战略:一是把禽流感控制在源头,二是制定大爆发紧急应对计划。
卡齐哈诺夫指出,贫困和青年就业问题是亚太面临的另一挑战。
Kazykhanov:“680 million people in the region remained poor……亚太地区还有6亿8000万贫困人口,尽管过去20年该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赤贫人口下降,但相对贫困的人口却在增加,贫富差距扩大。报告指出,不平等不仅在收入方面,在获得诸如教育、健康、住房和交通等公共服务方面也不平等,亚太各国应采取大胆措施确保社会的最贫困群体能够接受基本服务,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出席纽约发布仪式的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官员罗伯特·沃斯指出,随着亚洲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任何全球经济调整战略都必须纳入亚洲,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美国的巨额经常项目赤字,而亚洲国家手中持有大量的美国债券。
Vos“:What normally happens in countries that run large deficits are that at some point they have to repay their debt……通常到了一定的时候,有巨额赤字的国家得偿还债务,有时他们或许还会让自己的货币贬值。投资者担心出现这样的局面,那样他们会损失很大。现在还不清楚这一刻是否已经到来,亚洲的投资者很明显对此十分担心。但美国不是一个普通的经济体,我们不应期待美元急剧、大幅度贬值,那样会给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带来危机。所以亚洲国家应当保持对美元的信心,同时所有入超国家都应增强国内需求,帮助美国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