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基金组织:增长引擎尚未同步 亚洲各国复苏速度各异

武汉晴川大桥
© Li Ziwei, 2020
武汉晴川大桥

货币基金组织:增长引擎尚未同步 亚洲各国复苏速度各异

经济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天发表的《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指出, 亚太地区正在从人们记忆中最严重的衰退中复苏。该地区经济今年三季度开始复苏,但各国的增长引擎发力不同,导致经济复苏速度各异。

鉴于若干国家二季度的经济形势弱于预期,基金组织将亚太地区2020年增速预测下调至-2.2%,这是人们记忆中该地区最糟糕的经济表现。印度经济二季度的剧烈收缩超出预期,同比收缩24%,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中将缓慢复苏。中国比其他国家更早经历了疫情的冲击,一季度封锁后实现了强劲复苏。尽管发达经济体(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新西兰)仍处在衰退中,预计其2020年经济增速略好于预期,这反映了早前解除“封锁”措施后经济活动更迅速的反弹。

漫长的经济复苏

报告预计亚太地区2021年增长6.9%。但即便如此,2021年底的经济产出仍将低于疫情暴发前的预测。这将带来严重的长期创伤:由于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和信心不振抑制了私人投资,到2025年前后的潜在产出可能相比疫情之前下降5%。

经验与挑战

亚太地区首先经历了危机,很多经济体也率先从危机中复苏。世界各国能从这一经历中获得以下经验:
首先,在感染率较低时尽早采取公共卫生应对措施是压平疫情曲线的重要基础。第二,只有当疫情得到控制,并且在解封后采取恰当政策(例如强有力的检测和接触者追踪)时方可放松防控措施,这能带来更好的经济结果。在这两个方面,亚洲比其他地区做得更出色,这可能得益于在此前疫情中积累的经验。第三,财政支持也对降低经济成本和支持复苏至关重要。在这方面,亚洲实施了大规模的政策刺激措施,发挥了自身的作用。

 

泰国曼谷 
联合国新闻图片/Vibhu Mishra
泰国曼谷 

 

未来的风险

报告指出,全球贸易驱动经济复苏的前景黯淡,原因在于尽管中国的经济复苏起到了提振作用,但全球经济增长疲弱,多国关闭边境,且贸易、技术和安全等领域的紧张局势日益恶化。

亚洲经济体摆脱对出口的过度依赖并实现经济多元化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从根本上实现以国内需求为导向的增长需要时间,对最小的经济体或者更广泛的依赖旅游业的经济体来说,这是一个异常艰巨的挑战。

日益加剧的不平等与可持续的包容性经济复苏背道而驰。亚洲劳动力市场指标的恶化程度已超出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其中女性和年轻劳动力的境遇尤为糟糕。
债务高企问题使亚太地区极易受到金融动荡的影响。虽然疫情初期空前的证券投资资本外流已经企稳,但在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行动的影响下,净流出规模相比疫情之前依然较大。新一轮全球融资环境收紧可能导致信用风险加剧,金融稳定受损,薄弱的公共和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恶化,并有可能使脆弱国家陷入债务危机。

实现强劲、包容和绿色增长的道路

报告指出,卫生危机还远未结束。因此,政策制定者的首要工作是维持强有力的卫生政策,直到疫情消退。除此之外,还需要实施全面的经济政策,振兴亚洲的未来。

首先,在经济复苏企稳前,财政和货币支持政策不应该过早退出。

第二,各国需要加倍努力,通过采取更具针对性的财政支持措施,尤其是面向受冲击最严重的年轻人和女性提供支持,以保护最脆弱的民众免受危机的影响。

第三,考虑到新出现的企业和家庭部门信用风险对金融机构的潜在影响,对此保持谨慎仍然非常关键。

第四,为推进结构性改革,经济政策应聚焦于世界的未来。这意味着推进企业重组和资源再分配,包括将资源重新分配至能为更强劲、包容和绿色的中期增长铺平道路的部门。

基金组织表示随时做好准备支持亚太地区经济体,根据该地区各国的多样化需求提供融资、政策建议和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