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在华40周年系列专题报道】——驻华系统协调员罗世礼畅谈中国巨大成就和联合国提供的支持与协作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世礼(Nicholas Rosellini)在2018联合国日庆祝活动上致辞。
联合国驻华系统图片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世礼(Nicholas Rosellini)在2018联合国日庆祝活动上致辞。

【联合国在华40周年系列专题报道】——驻华系统协调员罗世礼畅谈中国巨大成就和联合国提供的支持与协作

联合国事务

197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儿童基金会粮食计划署难民署工业发展组织首先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正式宣告联合国进入中国。在联合国驻华系统进入中国40周年之际,联合国新闻记者李茂奇赶往位于北京亮马河畔的联合国驻华系统办事处所在地对驻地协调员和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机构负责人进行了采访,请他们回顾了联合国驻华系统和所在机构在过去40年当中在中国所走过的历程,并对今后的在华工作进行了展望。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这些采访内容。在这一专题系列报道的第一集,我们将邀请大家聆听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罗世礼在这一时刻的所思所想。

40年前,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内的五家机构率先在中国设立了自己的办事处,而今驻华机构已经扩大至24家。除最先落户的开发计划署、儿童基金会、粮食计划署、难民署和工业发展组织之外,现在在华设立办事处的其他联合国机构包括:粮农组织国际民航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国际劳工组织国际移民组织艾滋病规划署环境规划署教科文组织人口基金人居署外层空间事务厅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妇女署世界卫生组织等。

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罗世礼表示,联合国机构在过去的40年当中,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深远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过程,同时随着中国日新月异发展形势的变化,它的工作性质也在发生转变,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出资捐赠方,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政府国内发展与全球合作的咨询顾问。

罗世礼:“对我们来说,联合国进入中国40周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今年全年我们都要加以庆祝。这意味着联合国与中国的40年合作。非常有趣的一点是,在刚刚过去的12月份,中国庆祝了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日。因此可以说,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这一时期,联合国大家庭也基本上一直在中国开展工作。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和中国一起庆祝很多事情,包括过去40年来中国所发生的进步,以及联合国在中国的工作。联合国驻华系统将出版一本纪念册,讲述在中国40年中的40个成功故事。这将是我们2019年的首批出版物之一。在今年晚些时候,我们还将组织其他一些庆祝活动。我们对今年全年的这些庆祝活动翘首以待。”

 

1979年9月4日,时任副总理邓小平会见时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雷德福·莫尔斯一行。
图片来源:新华社
1979年9月4日,时任副总理邓小平会见时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雷德福·莫尔斯一行。

 

罗世礼表示,回顾过去40年联合国在中国的存在,人们感受到了其中的变化。

罗世礼:“最初的特征是技术转让、技术援助和相当直截了当的传统援助形式,而后合作的方式转变到体制和能力的建设。现在,我们在着眼于从中国自身的发展经验中学习,看看我们如何帮助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介绍其农业改革和工业化的成功故事。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故事。我认为我们可以指出,在过去40年当中,我们在许多领域,在农村改革,新技术和工业化,以及最近在减排和适应及缓解气候变化方面我们都向中国提供了支持。在社会、卫生和教育领域,我们也做了大量工作。我们见证了中国的巨大成功,不仅在经济增长方面,而且在提高人类发展的预期寿命指标、健康指标和教育指标方面,中国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罗世礼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合国在中国所扮演的角色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角色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展、变得愈加成熟,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就像中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发生改变一样。

罗世礼:“40年前,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人均收入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在技术转让和技术援助方面,我们当时在中国所做的工作同在其他低收入国家所做的事情类似。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科技的创造者,是一个创新的国家,在下一代工业、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方面,它可以为世界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它已经从一个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净进口国发展成为一个提供发展解决方案和技术的大出口国。我们一直在适应这一情形的改变。我们过去所做的工作在今天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但是今天我们关注的是更多的主题,涉及贫困的原因、贫困的不同维度和层面、气候变化以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工作是如何在国际上与中国合作,以及我们如何支持中国在南南合作中发挥作用。”

 

1979-1989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甘肃省景泰川灌溉区农业发展” 项目
图片来源: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
1979-1989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甘肃省景泰川灌溉区农业发展” 项目

 

罗世礼表示,联合国各个机构的整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他认为如果今天有人着手创建联合国发展系统,他们不会创建联合国现在所拥有的这样的系统。

罗世礼:“联合国有40多家发展机构。在中国,有28个联合国实体在运作。如果不包括布雷顿森林机构,在中国有24家联合国机构。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机构都有自己的治理方式和独特的授权。这些机构在华成立办事处时确立了自己的工作方式。例如,劳工组织正在庆祝成立一百周年,所以实际上它的历史比联合国还要久远。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目前的情况。我认为,问题是我们如何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优势和多样性的所在。但同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做得更好。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复杂的发展议程,没有一个机构能够独自实施这一议程,它需要合作。因此,我认为出发点不应局限于弄清每个机构正在做或没有在做什么,而应着眼于使各个机构如何更有效地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这意味着我们确实需要更好地合作。在许多方面,各个机构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但是如果我们团结在一起,许多事情会做得更好。联合国的发展系统每年会花费大约2900亿美元,有成千上万的工作人员从事发展工作。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这些资源实现共同目标,并在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主题上共同做出努力,我们就可以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作为驻地协调员,我的出发点就是:就如何通过合作做得更好、如何增加价值、如何变得更加有效、更加高效,向驻在国家提供更好的服务达成共识。”

罗世礼表示,今年联合国驻华机构需要做几件事情。首先,将会对联合国在中国存在的40年所做的工作进行一下反思。

我们需要做的是研究如何帮助各国解决可持续性问题,包括财政、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问题。这意味着与中国以及伙伴国家、目的地国进行合作,确保在接受国建立正确的政策框架、投资标准,优化投资,确保其可持续性。---驻华系统协调员罗世礼

罗世礼:“我们在这里已经存在40年,我们是否在这里还将再呆40年,这一点我不知道。但是我们肯定需要对未来几年加以展望。我们今年正在对联合国发展援助框架进行中期评估。我们将进行展望,看看我们如何能够为中国的自身发展工作增加价值,所以我们将对此进行一些分析。作为一个大型复杂经济体,作为一个处于中上等水平收入的国家,中国在未来存在一些挑战,我们正在思考在应对这些新的挑战和寻找可能的发展解决方案方面,可以与中国开展哪些合作。中国的劳动力正在减少,它正在面临人口方面的挑战以及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种不平衡反映在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地区内不同群体之间存在不平等。就此,我们正在研究如何与中国的研究人员开展合作,探讨需要制定什么样的公共政策来应对贫困的不同维度和层面。继续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是我们的另一个重要工作领域。中国为减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做出了巨大努力。就可再生技术、太阳能和风能而言,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商,也拥有最大的装机容量。我认为接下来继续做出努力,使经济去碳化非常重要。随着联合国秘书长气候变化高级别峰会将于9月召开,我认为全球所有联合国国家工作队都应该研究如何就气候变化问题与所有国家进行对话。我认为,今年第三个重要的工作领域与‘一带一路’有关。4月在北京将举行‘一带一路’论坛。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目标存在资金缺口,仅就亚洲的基础设施而言,每年的缺口为1万亿美元,全世界的融资缺口每年大约为5到7万亿美元。而政府预算无法弥补巨大的资金缺口。在许多较贫穷的国家,它们无法弥合这一差距,传统的官方发展援助也无法弥补这一差距。因此,我们确实需要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寻找新的资金来源。我们需要做出努力,使其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指标产生联系。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考虑如何让私营部门将其投资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可持续性原则相一致,同时我们也可以探讨像中国这样致力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所能提供的新型资金来源。因此,这是一个重要的机会,我们需要探讨能否利用这些新的投资来源,来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需要做的是研究如何帮助各国解决可持续性问题,包括财政、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问题。这意味着与中国以及伙伴国家、目的地国进行合作,确保在接受国建立正确的政策框架、投资标准,优化投资,确保其可持续性。”

 

中国专家在纳米比亚指导当地芒果种植
图片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
中国专家在纳米比亚指导当地芒果种植

 

罗世礼在采访最后表示,在庆祝联合国进入中国四十周年这一时刻,在中国工作更令人感到兴奋。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多非常重要的成就,希望联合国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取得的这些成就做出了贡献。他表示,自己期待着继续与联合国国家工作队合作,支持中国迈向低碳经济,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特别是应对在不平衡发展方面存在的挑战。

李茂奇,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