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世界近半数人口每天生活费不到5.5美元

印度农村地区的妇女。
儿基会图片/Parelkar
印度农村地区的妇女。

世行:世界近半数人口每天生活费不到5.5美元

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10月17日消除贫穷国际日之际,世界银行发布报告指出,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意味着虽然极端贫困人数减少,但世界人口还有近半数、即34亿人仍在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苦苦挣扎。

世界银行两年一期的《贫困与共享繁荣:拼出贫困的拼图》报告称,每天生活费低于3.2美元代表的是中等偏低收入国家的贫困线标准,每天生活费5.5美元代表的是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贫困标准。

极端贫困率下降,但按照更宽泛的标准衡量仍有数十亿人在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苦苦挣扎——世界银行报告

世界银行继续致力于实现到2030年消除极端贫困(定义为每天生活费低于1.9美元)的目标。世行表示,2015年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比例降至10%,但减贫步伐放慢了。

报告指出,鉴于经济增长意味着现在更多的贫困人口生活在较富有的国家,提高贫困线标准,并从更宽泛的视角理解贫困对于全面抗击贫困至关重要。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镛表示:“我们可以在全世界不同层面和不同维度,从更宽泛的视角来看待贫困问题。这种视角揭示出贫困更为普遍和根深蒂固,突显出投资于人的重要性。”

虽然极端贫困率已从1990年的36%大幅下降,报告通过扩大对贫困性质的研究范围,显示出消除极端贫困面临的巨大挑战。2015年全世界有19亿人每天生活费低于3.2美元,占人口总数的26.2%。世界人口近46%每天生活费低于5.5美元。

报告还超越贫困的货币衡量标准,研究了获得适当的供水与卫生设施、教育或电力对家庭福祉的影响。由于妇女儿童往往承受的贫困负担最重,报告还分析了贫困在家庭内部的差异。

报告发现,监测的91个经济体中有70个经济体最贫困的40%人口收入出现增长。在超过半数的经济体中,他们的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平均水平,这意味着他们获得了经济馅饼中更大的份额。然而,在世界一些地区,共享繁荣的进程滞后。

报告还警告说,评估共享繁荣所需数据最薄弱的国家,恰恰是那些最需要改善的国家。在四个低收入国家中只有一个国家拥有随时间变化的共享繁荣数据,而在35个公认的脆弱和受冲突影响国家中只有四个国家拥有这些数据。

新的衡量标准使世界银行能够更好地监测各国的贫困状况,根据生活的多个方面以及每个家庭中的所有个人来衡量。

 

在柬埔寨金边的一个贫困社区,一名卫生工作者正在流动免疫站准备给一名儿童接种疫苗。儿基会图片/Llaurado
在柬埔寨金边的一个贫困社区,一名卫生工作者正在流动免疫站准备给一名儿童接种疫苗。儿基会图片/Llaurado

 

地区概览

东亚太平洋地区

该地区是在共享繁荣方面表现最佳的地区之一:2010年至2015年最贫困的40%人口收入平均增长4.5%。东亚不仅减少极端贫困人口的数量最多,而且每天生活费低于3.2美元和5.5美元的人口比例降幅也最大。虽然极端贫困率很低,但该地区缺少卫生设施的人口比例出现上升。

欧洲中亚地区

该地区很多国家在提高底层40%人口收入水平方面遭遇挫折。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因受金融和债务危机影响导致底层40%人口收入大幅下滑,现已止跌回升。在各发展中地区,欧洲中亚地区每天生活费低于3.2美元和5.5美元的人口比例最低。然而,在人口入学率方面,该地区的表现不如东亚太平洋和拉美加勒比两地区。

拉美加勒比地区

该地区2010至2015年共享繁荣水平低于以往,原因是其经济体受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滑的影响。2015年该地区近11%的人口每天生活费低于3.2美元,超过26%的人口每天生活费低于5.5美元。非货币方面的贫困、如缺少饮用水、适当的卫生设施或电力与货币方面没有多大关系。

中东北非地区

该地区虽然每天生活费低于1.9美元的人口数量出现上升,极端贫困率仍处于低位。然而,该地区2015年每天生活费低于5.5美元的人口数量超过1990年。此外,近七分之一的人口缺少适当的卫生设施。

南亚地区

该地区在2010年至2015年底层40%人口收入增长显著。虽然1990年至2015年极端贫困率下降了35个百分点,该地区每天生活费低于3.2美元的人口比例仅下降了8%,2015年该地区超过80%的人口每天生活费低于5.5美元。此外,生活在缺少电力或适当卫生设施的家庭里的人口数量远多于货币贫困人口数量。

撒哈拉以南非洲

该地区三分之一的国家出现底层40%人口收入负增长。该地区极端贫困人口的数量最大,1990年至2015年非洲人口几乎翻了一番,增幅最大的是每天生活费低于3.2美元和高于1.9美元的人口比例。贫困人口遭受多方面的剥夺,如消费水平低、缺少教育机会和基本的基础设施服务。